油菜单显性核不育及其不育基因的RAPD标记

被引:6
作者
王道杰
田建华
王灏
胡选萍
李殿荣
郭蔼光
机构
[1]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油菜; 单显性核不育; 分子标记; RAPD; 集群分离法BSA;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的单显性核不育油菜分离群体为材料,对单显性核不育油菜的育性特征、花器形态进行了多代跟踪调查;对其遗传规律进行了探讨,确定该不育性状受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利用集群分离法 BSA 对该油菜单显性核不育基因进行了RAPD分析.在所选用的300个随机引物中,获得引物S243 5'CTATGCCGAC3' 在可育集团与不育集团间扩增出多态性产物S-2431500.通过对该分离群体及其姐妹系分离群体进行单株验证,均获得相同的扩增结果,表明S-2431500与单显性核不育基因相连锁,
引用
收藏
页码:1556 / 15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Identification of RAPD markers linked to a fertility restorer gene for the Ogura radish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of rapeseed ( Brassica napus L.).[J].R. Delourme;A. Bouchereau;N. Hubert;M. Renard;B. S. Landry.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94, 6
[2]   油菜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J].
王道杰 ;
王灏 ;
杨翠玲 ;
李殿荣 .
中国农学通报, 2001, (02) :43-46
[3]   利用RAPD技术进行植物性状标记及辅助选择 [J].
盖树鹏 ;
孟祥栋 .
生物技术通报, 1999, (06) :33-38
[4]   甘蓝型油菜新型不育材料Shaan-GMS的遗传研究 [J].
胡胜武 ;
于澄宇 ;
赵会贤 ;
柯桂兰 .
西北植物学报, 1999, (06) :63-67
[5]   一个与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 [J].
王晓武 ;
方智远 ;
孙培田 ;
刘玉梅 ;
杨丽梅 .
园艺学报, 1998, (02) :94-95
[6]   玉米S组CMS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J].
郑用琏 ;
李建生 ;
刘纪麟 ;
石永刚 .
作物学报, 1997, (01) :1-6
[7]   用RAPD方法分析水稻光敏核不育基因 [J].
王京兆,王斌,徐琼芳,杨代常,朱英国 .
遗传学报, 1995, (01) :53-58+84
[8]   植物显性核不育恢复性遗传的理论探讨 [J].
刘定富 .
遗传, 1992, (06) :31-36
[9]  
植物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及应用.[M].刘忠松等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10]  
杂交油菜的育种与利用.[M].傅廷栋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