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于田MS7.3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及其构造属性讨论

被引:95
作者
徐锡伟 [1 ]
谭锡斌 [1 ]
吴国栋 [2 ]
陈建波 [2 ]
沈军 [2 ]
方伟 [2 ]
宋和平 [2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断层研究中心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关键词
于田MS7.3地震; 地震地表破裂带; 同震位移; 康西瓦断裂; 阿尔金断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新疆于田MS7.3地震发生在西昆仑块体与昆仑-柴达木-祁连块体之间的阿尔金断裂西南端NE向张剪切段邻近区域,也是阿尔金断裂、康西瓦断裂和昆仑断裂带西端玛尔盖茶卡断裂等交会部位,对理解青藏高原的变形及其动力学演化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考察表明,于田地震在阿什库勒火山群南部玉龙喀什河源头近SN向雪山西麓断裂上形成了由不同走向、不同滑动性质的地表破裂组合而成的地震地表破裂带,整体呈NS—NNE向展布,全长约31km。在地表破裂带测量到的最大左旋走滑位移1.8m,最大垂直位移约2.0m,发震断层应归属到阿尔金断裂西南尾端的张性区构造,符合昆仑-柴达木-祁连块体与西昆仑块体向东滑移在其与西昆仑块体之间的张剪切边界力学性质,显示出昆仑-柴达木-祁连块体存在向东滑移的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462 / 47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升降轨ASAR的于田Ms 7.3级地震同震形变场信息提取与分析 [J].
洪顺英 ;
申旭辉 ;
单新建 ;
刘智荣 ;
戴娅琼 ;
荆凤 .
国土资源遥感, 2010, (04) :98-102
[2]   利用和田地震台阵数据对2008年于田7.3级地震序列重新定位 [J].
唐明帅 ;
王海涛 ;
段天山 .
内陆地震, 2010, 24 (03) :227-235
[3]   2008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对周围断层的影响及其正断层机制的区域构造解释 [J].
万永革 ;
沈正康 ;
盛书中 ;
徐晓枫 .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 (02) :280-289
[4]   汶川8.0级地震地表变形局部化样式与建筑物破坏特征关系初步研究 [J].
于贵华 ;
徐锡伟 ;
陈桂华 ;
郭婷婷 ;
谭锡斌 ;
杨虎 ;
高翔 ;
安艳芬 ;
袁仁茂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12) :3027-3041
[5]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发震构造与震前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J].
李志海 ;
马宏生 ;
曲延军 .
中国地震, 2009, 25 (02) :199-205
[6]   2008年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中期预测 [J].
祝意青 ;
徐云马 ;
梁伟锋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8, (05) :13-15+132
[7]   2008年3月21日于田7.4级地震的构造背景 [J].
尹光华 ;
蒋靖祥 ;
吴国栋 .
干旱区地理, 2008, (04) :543-549
[8]   昆仑山地震(Mw7.8)破裂行为、变形局部化特征及其构造内涵讨论 [J].
徐锡伟 ;
于贵华 ;
马文涛 ;
林传勇 ;
Yann Klinger ;
Paul Tapponnier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7) :785-796
[9]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 [J].
陈学忠 ;
蒋长胜 ;
李燕娥 .
国际地震动态, 2008, (04) :18-28
[10]   阿尔金断裂系西段——康西瓦断裂的晚第四纪构造地貌特征研究 [J].
付碧宏 ;
张松林 ;
谢小平 ;
石许华 ;
王世锋 .
第四纪研究, 2006, (02) :22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