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都兰榴辉岩的发现及对中国中央造山带内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的意义

被引:127
作者
杨经绥
许志琴
宋述光
吴才来
史仁灯
张建新
万渝生
李海兵
金小赤
Marc Jolivet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Department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ofEarthSciences,UniveristyofMontpellierⅡ,Montpellier,France
关键词
高压变质带; 榴辉岩; 都兰; 柴达木盆地北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 [侵入岩、深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在青海都兰北东40km野马滩一带元古宙变质杂岩中,新发现走向近东西的榴辉岩;可分为南北两带,北带宽约5km,南带宽3~5km。北带榴辉岩相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金红石,它们的退变质矿物主要为角闪石及少量高钠的斜长石类。而南带峰期变质矿物为石榴石-绿辉石-蓝晶石-金红石-黝帝石(?),退变质矿物中则出现大量高钠质斜长石。两带另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北带铁铝榴石端元组分含量较南带的略高,而镁铝榴石端元组分含量则略低。采用Krogh(1988)的石榴石-单斜辉石温度计计算得到,在压力为1.5GPa时,北带温度为652~689℃,南带为873~913℃,两带温度相差约200℃。矿物压力计计算得到北带榴辉岩的压力为2.0~2.6GPa,而根据绿辉石-蓝晶石组合估测南带的压力值大于2.0GPa。都兰榴辉岩及其围岩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形成温压与大柴旦及阿尔金且末-带的榴辉岩十分接近,推断它们为同一条早古生代高压变质带,并有可能与北秦岭、桐柏和大别—苏鲁出露的加里东期榴辉岩共同组成一条横贯东西的巨型高压—超高压带,它们代表了中国南北板块早期的界线。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68
页数:1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