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菌人工接种方法的研究

被引:15
作者
易润华
朱西儒
周而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2] 广州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3]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广东广州
[4] 广东广州
关键词
水稻; 丝核菌; 接种方法; 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1 [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对水稻纹枯病菌 (RhizoctoniasolaniAG - 1IA) 7种人工接种方法进行试验 ,首次评价了各自优缺点 .结果认为 :“稻秆离体接种法”是比较理想的人工方法 ,其特点是快速、简便、发病速度适中、病情调查方便 ,病原菌容易控制 .其次是盆栽苗接种法、叶片离体接种法 ,菌丝悬浮液较差 .
引用
收藏
页码:224 / 2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不同品种水稻纹枯病菌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化 [J].
易润华 ;
梁承邺 ;
朱西儒 ;
周而勋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2) :22-26
[2]   不同接种调查方法对抗水稻纹枯病遗传研究的影响 [J].
潘学彪 ;
陈宗祥 ;
徐敬友 ;
童蕴慧 ;
王子斌 ;
潘兴元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7, (03) :28-33
[3]   水稻纹枯病菌分离、培养及人工接种技术研究报告 [J].
沈永安,孟祥伟,赵永哲,孙元华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1) :10-15
[4]  
Dispersal of rice sheath blight fungus,Rhizoctonia solani AG-1(IA), and subsequent disease development in paddy fields, from survey of vegetative compatibility groups[J] . Kimiharu Inagaki.Mycoscience . 1998 (4)
[5]  
Outbreak of rice sclerotium diseases in paddy field and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causal fungi .2 Inagaki K. Scientific Reports ofThe Faculty ofAgriculture , Meijo University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