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杂种优势及其亲子相关性研究

被引:2
作者
施继卫
李宗道
蒋建雄
杨燕
机构
[1] 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广东珠海
[2] 湖南农业大学苎麻研究所!湖南长沙
[3] 四川省达州市农科所!四川达州
关键词
苎麻; 杂种优势; 性状; 相关性;
D O I
10.13331/j.cnki.jhau.2000.05.007
中图分类号
S563.103.5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解苎麻杂种优势在生产上的应用价值 ,研究了 9个苎麻杂交组合 F1 代的经济性状、原麻产量及纤维支数的杂种优势 ,分析了各性状与亲本间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苎麻杂种优势以原麻产量最为突出 ,所有组合都超过中亲值 ,其中亲优势幅度为 4.36 %~ 31.5 2 %,有 7个组合超过了大值亲本 ,幅度为 1.0 5 %~ 2 3.2 0 %.增产的主要原因是麻茎的增粗和增高 ,其他经济性状的作用甚微 .纤维支数无优势 .F1 代产量及经济性状与中亲值、母本、大值亲本等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单株产量与中亲值相关最大 ,r =0 .935 7.F1 代纤维支数不仅与中亲值高度相关 ,r=0 .9376 ,而且其群体平均值接近中亲值 ,主要受加性遗传效应的影响 ,回归方程 y =- 5 .41+ 0 .96 98x.可据此作为选配组合预测后代纤维支数的参考数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43 / 3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苎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几个问题探讨 [J].
施继卫 ;
杨艳 .
中国麻作, 1997, (02) :44-45+47
[2]   关于高产优质苎麻新组合V10的几个性状研究 [J].
蒋金根,熊和平,喻春明 .
中国麻作, 1994, (01) :1-5
[3]   苎麻自交一代分离和变异的研究 [J].
郭清泉 ;
刘飞虎 .
湖南农学院学报, 1989, (S1) :54-59
[4]   不同限制因子对苎麻纤维细度的影响 [J].
王春桃 ;
肖丽兰 ;
李宗道 .
湖南农学院学报, 1989, (S1) :91-103
[5]   苎麻种蔸繁殖与种子繁殖的比较分析 [J].
梁雪妮 ;
刘飞虎 .
作物研究, 1989, (04) :27-28
[6]   杂交苎麻单纤维支数优势分析初报 [J].
赖占钧 ;
潘其辉 .
中国麻作, 1984, (03) :27-30
[7]   苎麻杂种优势利用的初步研究 [J].
蒋金根 ;
肖之平 .
中国麻作, 1981, (04) :28-34
[8]   苧麻雄性不育性状遗传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J].
罗来尧 .
遗传, 1980, (03) :33-35
[10]  
苎麻生理生化与遗传育种[M]. 农业出版社 , 李宗道主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