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模拟人类抑郁症大鼠模型的睡眠特征比较

被引:1
作者
乔鹏
张朝
章茜
王志举
王书春
王雨若
机构
[1]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2]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郑州
[3] 郑州
关键词
重复弱束缚应激; 嗅球切除; 动物模型; 抑郁症; 睡眠;
D O I
10.13705/j.issn.1671-6825.2002.01.009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比较2种模拟人类抑郁症动物模型的行为改变和睡眠特征。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重复弱束缚应激(RMRS)+生理盐水(NS)注射组(n=7),RMRS+氯丙咪嗪(CLI)注射组(n=7),双侧嗅球切除(OB)+NS注射组(n=7)和 OB+CLI注射组(n=7)。分别进行行为和睡眠特征的观察。结果;①RMRS的大鼠单个快动眼睡眠(REMS)平均持续时间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其总睡眠量、REMS时间总量、慢波睡眠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在行为上有激惹、摄食少、体重下降、活动减少等改变;②OB大鼠的REMS时间总量及发生次数、单个REMS的平均持续时间比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5),同时大鼠表现出易怒、超敏等行为异常;③2种大鼠模型连续肌内注射抗抑郁剂氯丙咪嗪,可有效地抑制动物的某些行为异常和睡眠改变。结论:RMRS模型在行为及睡眠特征方面较好地模拟了人类抑郁症。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Hyperactivity of hypothalamic pituitary axis in neonatal clomipramine model of depression[J] . J. Prathiba,K. B. Kumar,K. S. Karanth.Journal of Neural Transmission . 1998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