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鲣鱼渔获量时空分布分析
被引:26
作者:
沈建华
陈雪冬
崔雪森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中西太平洋;
围网;
鲣鱼;
渔获量;
时空分布;
D O I:
10.13233/j.cnki.mar.fish.2006.01.003
中图分类号:
S931 [水产资源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中西太平洋的金枪鱼围网渔业目前的年产量约在100×104t左右,其中鲣鱼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围网捕获的鲣鱼渔获数据进行时间序列以及空间位置变化等时空分析,试图找出其变化规律以及趋势。结果表明,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渔船数的增加,中西太平洋的围网捕获的鲣鱼渔获量分布,从太平洋岛屿近海逐渐向太平洋热带中部海域扩展。渔获量经度重心随着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的发展有向东移动的趋势,70年代在128°E附近变化,80年代在144°E左右,90年代在153°E左右,近年在158°E左右变化。而鲣鱼渔获量纬度重心位于赤道区域,70年代在2°N附近,80年代在1°30′S左右,90年代在2°50′S左右,近年在2°55′S左右变化。经纬度5°×5°单个小区范围内10年内的最高总产量则从70年代的11×104t,增加到90年代超过了69×104t。渔获量空间分布除了随着渔业发展向外海向赤道以南扩展以外,还受南方涛动(ENSO)现象的明显影响,一般来说在相邻的数年中渔获量经度中心在厄尔尼诺年比较偏东,在拉尼娜年比较偏西。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