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农药及其混剂对褐飞虱和麦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3
作者
夏锦瑜 [1 ,2 ]
王冬兰 [2 ]
张志勇 [2 ]
黄东林 [1 ]
刘贤进 [2 ]
机构
[1] 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
关键词
农药; 混配; 毒力; 褐飞虱; 麦蚜; 共毒系数法;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0.02.047
中图分类号
S482.3 [杀虫剂];
学科分类号
090403 ;
摘要
采用浸渍法,在室内测定了毒死蜱、杀虫单、吡虫啉、吡蚜酮及毒死蜱与其他3种农药混配对褐飞虱和麦蚜的毒力。结果表明,毒死蜱、杀虫单、吡虫啉和吡蚜酮对褐飞虱48 h的LC50分别为3.261 1、1.012 9、5.220 2、2.292 7 mg/L,对麦蚜24 h的LC50分别为1.250 5、2.513 6、9.043 8、34.431 6 mg/L。用共毒系数法评价药剂的联合作用,毒死蜱与杀虫单按2∶3的比例混配,对褐飞虱表现为拮抗作用,对麦蚜表现为增效作用;毒死蜱与吡虫啉按3∶2的比例混配,对褐飞虱表现为相加作用,对麦蚜表现为增效作用;而毒死蜱与吡蚜酮按3∶1的比例混配,对褐飞虱和麦蚜均表现为增效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印楝素混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J].
凤舞剑 ;
张朝伦 .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01) :136-137
[2]   不同龄期灰飞虱对四种杀虫剂的敏感性 [J].
徐广春 ;
顾中言 ;
徐德进 ;
许小龙 ;
韩丽娟 .
江苏农业学报, 2008, (01) :93-94
[3]   小麦蚜虫抗药性现状及综合治理策略 [J].
张乃芹 ;
于凌春 ;
王明友 ;
刘云虹 .
江西农业学报, 2007, (08) :50-52
[4]   农药混剂配比研究的一种实用寻优方法初探 [J].
王小艺 ;
王跃龙 ;
欧晓明 .
农药学学报, 2005, (01) :40-44
[5]   江苏地区麦蚜对吡虫啉敏感性监测 [J].
王冬兰 ;
刘贤进 ;
张存政 ;
余向阳 ;
顾正远 ;
李进 .
江苏农业科学, 2003, (06) :64-65
[6]   农药导致稻飞虱再猖厥的生态机制及生态调控研究 [J].
顾中言 ;
韩丽娟 ;
王强 ;
许小龙 ;
苏建坤 ;
褚柏 ;
花家绿 ;
严大富 .
华东昆虫学报, 1997, (01) :89-94
[7]   我国的农药混剂及其有关问题的讨论 [J].
郑斐能 .
农药科学与管理, 1995, (03) :19-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