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油松种源抗旱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15
作者
王琰 [1 ]
狄晓艳 [1 ]
马建平 [2 ]
朱小琪 [3 ]
陈建文 [1 ]
王孟本 [1 ]
机构
[1]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2] 山西省财政厅
[3] 山西省统计局
关键词
油松; 光合; 保护酶; 抗旱性;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9.04.033
中图分类号
S791 [针叶树类];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为了鉴别8个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种源的抗旱性,以其3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控水条件下的盆栽实验(T1:土壤含水量为25%~29%;T2:土壤含水量为19%~22%;T3:土壤含水量为12%~15%);测定了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等生理生化指标,并应用Fuzzy隶属函数对它们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T3条件下,8个种源的Pn无显著差异(P>0.05);种源2的Tr显著高于种源1,3,5(P<0.05);种源5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高于种源2,3,4,6,7,8(P<0.05)。与T2条件相比,在T3条件下,各种源的SOD活性均有所增高,多数种源的POD活性均有所增高;种源7,8膜脂过氧化程度较小,而种源1,3,4,5膜脂过氧化程度较大。8个种源的抗旱性依次为:种源8>种源6>种源1>种源5>种源4>种源3≈种源7>种源2。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0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