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病变的血管内超声特征

被引:13
作者
程训民
何国祥
仝识非
冉擘力
刘建平
姚青
宋治远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内科学; 冠状动脉斑块血管内超声特征; 血管内超声显像; 冠心病; 粥样斑块; 冠状动脉造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分析病变的结构特点 ,探讨轻中度狭窄病变斑块不稳定的机制。对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轻中度狭窄(直径狭窄率 2 0 %~ 6 0 % ) 6 2例及重度狭窄 2 6例冠心病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显像检查 ,分析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其狭窄程度。结果发现 ,轻中度狭窄患者中软斑块 (6 8.2 %比 15 .4 % ,P <0 .0 1)、薄纤维帽 (6 5 .9%比 7.7% ,P <0 .0 1)显著多于重度狭窄患者 ,并且斑块破裂 (2 8.2 %比 7.7% ,P <0 .0 1)及正性重构 (5 1.8%比 0 % ,P <0 .0 1)也显著多于重度狭窄患者。轻中度狭窄患者偏心斑块检出率显著多于重度狭窄者 (84 .7%比 30 .1% ,P <0 .0 1) ,但钙化少见 (16 .5 %比 84 .6 % ,P <0 .0 1)。结果提示 ,冠状动脉造影轻中度狭窄患者多数具有不稳定性斑块的结构特点 ,这些特点导致轻中度狭窄者容易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引用
收藏
页码:701 / 70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动脉粥样硬化——一种慢性炎症过程 [J].
徐也鲁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1, (02) :93-95
[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及阿司匹林的作用 [J].
吴洁 ;
韦兵 ;
谭小进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0, (04) :356-357
[3]   What has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taught us about plaque biology? [J].
Kinlay S. .
Current Atherosclerosis Reports, 2001, 3 (3) :260-266
[4]  
Pathology of the thin-fibroatheroma: a type of vulnerable plaque .2 Virmani R,Burke AP,Kolodgie FD,Farb A. J Interv cardiol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