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TnI、CK-MB和Mb浓度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14
作者
王元松 [1 ]
刘成玉 [2 ]
机构
[1] 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技能学实验室
[2] 青岛大学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 肌酸激酶; 肌红蛋白;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b)浓度的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40例AMI病人不同时间血清cTnI、CK-MB和Mb浓度的变化,同时对血清cTnI、CK-MB和Mb浓度进行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以40例健康查体者作对照。结果AMI病人胸痛发作后不同时间的血清cTnI、CK-M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F=72.679、109.768,q=3.049~27.652,P<0.01),且胸痛发作后不同时间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2.863~22.133,P<0.05、0.01);胸痛发作后3~6 h1、d血清M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胸痛发作后3 d和7 d(F=17.729,q=6.175~8.688,P<0.01)。且cTnI、CK-MB对诊断AMI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明显高于Mb。AMI病人胸痛发作后3~6 h血清CK-MB对诊断AMI的准确度高于cTnI和Mb,1 d、3 d血清CK-MB与cTnI诊断AMI的准确度相同,但优于Mb,而胸痛发作后7 d时cTnI对AMI诊断的准确度明显优于CK-MB。AMI病人胸痛发作后3~6 h和1 d时cTnI、CK-MB的AUCROC高于Mb,7 d时cTnI的AUCROC高于CK-MB,且不同时间的cTnI和CK-MB的AUCROC均大于0.9。结论血清cTnI、CK-MB和Mb浓度的动态变化对AMI具有明显的诊断价值和较高的准确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2+155 +15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hs-CRP、cTnI、Mb、CK-MB测定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高志亮
    徐炜
    潘斌
    秦书斌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6, (08) : 353 - 354
  • [2] 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及临床诊断标准化进展
    韩雪松
    李强
    丛进阳
    [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4, (03) : 73 - 76
  • [3]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与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的修订
    潘柏申
    [J]. 临床检验杂志, 2002, (03) : 129 - 132
  • [4]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role of cardiac troponin I (cTnI) measured on the DPC Immulite
    Collinson, P. O.
    Gaze, D. C.
    Stubbs, P. J.
    Swinburn, J.
    Khan, M.
    Senior, R.
    Lahiri, A.
    [J]. CLINICAL BIOCHEMISTRY, 2006, 39 (07) : 692 - 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