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法庭为何无案可审?——法律经济学的分析和解释

被引:10
作者
由然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环保法庭; 无案可审; 环境规制; 环境侵权; 经济分析;
D O I
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8.02.023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环保法庭大规模设立却普遍无案可审。探求环境司法需求薄弱的原因是对症(制度无效率现状)下药的前提。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基于制度运行成本、信息优势以及激励效果的比较效率研究发现,与环境行政规制相比,基于政策设计并受制于各类客观障碍,环境侵权法的制度运行成本较高,但激励效果不足,存在明显的效率局限性。环保法庭的制度化发展欠缺正当性基础。在司法改革朝向更加精细和纵深方向发展之际,对前述问题的清醒认识是避免司法能动变盲动的重要理念性前提。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8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的问题与司法对策 [J].
王旭光 .
中国司法鉴定, 2016, (01) :2-8
[3]   中国环境司法现状调查——以千份环境裁判文书为样本 [J].
吕忠梅 ;
张忠民 ;
熊晓青 .
法学, 2011, (04) :82-93
[5]   司法的边界 [J].
朱苏力 .
法制资讯, 2009, (11) :1-1
[6]   我国侵权责任法的体系构建——以救济法为中心的思考 [J].
王利明 .
中国法学, 2008, (04) :3-15
[7]  
法律经济分析的基础理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沙维尔, 2012
[8]  
云南环保法庭变身''刑事庭''陷于无案可办境地 .2 http://qcyn.sina.com.cn/news/ynyw/2010/1018/163809118432.html .
[9]  
Toward A Pigouvian State .2 Jonathan S.Masur,Eric A.Posner. U.Pa.L.Rev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