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生态位

被引:1
作者
梁子宁
张永强
机构
[1] 广西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群落; 龙眼; 多样性; 生态位; 节肢动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5 [农业动物学]; S436.67 [热带及亚热带果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 ; 090401 ; 090402 ;
摘要
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由2纲21目127科334种组成,其种类和个体数:植食性昆虫占47.60%和31.21%,捕食性昆虫占14.07%和25.49%,蜘蛛占32.34%和14.87%。多样性指数以蜘蛛最高,3个层次月均值均在2.0以上,其次为植食性昆虫。周年的数量及多样性指数的波动亚群落与层次间均有差异,总体是植食性昆虫的波动较明显,蜘蛛的波动较平稳。12个优势种(类群)的生态位,一维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值均是多色金蝉蛛(Phintella versicolor)最大,水平生态位是小叶蝉(Typhlocybinae)最大。一维的空间生态位重叠值,在害虫之间最大的是小叶蝉与锥头叶蝉(Japananus spp.),天敌之间最大的是草间钻头蛛(Hylyphantes graminicola)与多色金蝉蛛,天敌与害虫间是蚂蚁类(Formicidae)与白蛾蜡蝉(Lawana imitata);时间生态位重叠值,害虫之间最大的为红头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occifluvis)与啮虫科(Psocidae);天敌之间为咸丰球蛛(Thridion xianfengensis)与二义宽胸蛛(Rhene biembolusa);天敌与害虫之间为二义宽胸蛛与红头长跗萤叶甲;一维的水平生态位重叠值总体较小。多维生态位宽度大小依次为多色金蝉蛛、二义宽胸蛛、红头长跗萤叶甲、灵川丽蛛(Chrysso lingchuanensis)、咸丰球蛛、荔蝽(Tessaratoma papillosa)、啮虫科、草间钻头蛛、锥头叶蝉、小叶蝉、白蛾蜡蝉和蚂蚁类。多维生态位重叠值,在害虫之间最大的是锥头叶蝉与小叶蝉,天敌之间是咸丰球蛛与灵川丽蛛,天敌与害虫间是二义宽胸蛛与红头长跗萤叶甲。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时空格局 [J].
梁子宁 ;
张永强 .
生态学报, 2007, (04) :1542-1549
[2]   桔潜蛾及其天敌的生态位 [J].
王联德 ;
尤民生 ;
王谨 ;
吴清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3) :319-324
[3]   龙眼梢、果5种害虫生态位的研究 [J].
占志雄 ;
张晓俊 ;
陈元洪 ;
黄玉清 ;
胡奇勇 .
福建农业学报, 1999, (02) :3-5
[4]   论害虫种群的生态控制 [J].
丁岩钦 .
生态学报, 1993, (02) :99-106
[5]   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 [J].
金翠霞 ;
吴亚 ;
王冬兰 .
昆虫学报, 1990, (03) :287-295
[6]   农田蜘蛛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研究 [J].
张永强 .
生态学报, 1989, (02) :157-162
[7]   综防区和化防区稻田害虫-天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研究 [J].
万方浩 ;
陈常铭 .
生态学报, 1986, (02) :159-170
[8]   柑桔叶螨及其天敌的生态位研究 [J].
王开洪 ;
周新远 ;
李隆术 .
西南农学院学报, 1985, (03) :70-84
[9]   群落多样性测定及其应用的探讨 [J].
金翠霞 ;
吴亚 .
昆虫学报, 1981, (01) :28-33
[10]  
广西蚂蚁[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周善义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