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根腐病的病原学研究

被引:5
作者
马桂珍,暴增海,杨文兰,孟庆大
机构
[1]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农学系,河北省玉田县农业局植保站
关键词
玉米,苗期根腐病,致病性,表面处理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31 [玉米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从玉米重病田病苗上,分离到了Rhizoctoniasolani,Fusarirmsolani和Pythiumspp.三种致病菌。前二种病菌的分离率较高,Rhizoctoniasolani的致病力最强,为玉米苗期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主要致病菌的侵染适期为玉米苗龄10~15d,田间采样适期在苗龄为15~25d内。不同种类的表面处理剂对Rhizoc-toniasolani的分离率有一定的影响,建议用无菌水做玉米苗期根腐病组织分离的表面处理剂。低温有利于病菌的侵染。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浙江玉米苗期根腐病病原研究简报 [J].
张欣炳 ;
林福呈 ;
沈杰 .
植物病理学报, 1991, (03) :58-58
[2]  
镰刀菌属[M]. 农业出版社 , (英)布 斯(Booth, 1988
[3]  
植病研究方法[M]. 农业出版社 , 方中达 编, 1979
[4]  
真菌鉴定手册[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魏景超 著, 1979
[5]  
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技术汇编[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俞大绂 编,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