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方红壤矿区复垦土壤的微生物生态特征研究Ⅰ.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24
作者
龙健
黄昌勇
滕应
姚槐应
机构
[1]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资源科学系,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资源科学系,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资源科学系,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资源科学系杭州,杭州,杭州,杭州
关键词
矿区复垦土壤; 土壤微生物活性; 土壤酶活性;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3.0426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浙江哩浦铜矿废弃地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及生化作用强度研究表明 ,与对照土壤相比 ,矿区土壤微生物总数下降 6 8.4 3%~ 80 .32 % ,细菌、放线菌数量减少 ,但真菌变化不明显 ,各主要生理类群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均呈下降趋势 ,土壤基础呼吸速率下降 ;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脱氢酶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减弱 ;土壤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固氮作用和纤维素分解强度降低 ,抑制了矿区土壤C、N的周转速率和能量循环 .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弱是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生态的重要特征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925 / 19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德兴铜矿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 [J].
杨修 ;
高林 .
生态学报, 2001, (11) :1932-1940
[2]   樟村坪磷矿废弃地植物群落的形成与演替 [J].
陈芳清 ;
卢斌 ;
王祥荣 .
生态学报, 2001, (08) :1347-1353
[3]   香根草和百喜草对铅锌尾矿重金属的抗性与吸收差异研究 [J].
夏汉平 ;
束文圣 .
生态学报, 2001, (07) :1121-1129
[4]   铜尾矿综合利用研究 [J].
戴惠新 ;
张宗华 ;
王春秀 .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01, (01) :38-40
[5]   重金属Cd、Zn、Pb复合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杨志新 ;
刘树庆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1) :60-63
[6]   铜矿尾矿库土壤-植物体系的现状研究 [J].
涂从 ;
郑春荣 ;
陈怀满 .
土壤学报, 2000, (02) :284-287
[7]   有色金属废弃物资源化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 [J].
翟昕 ;
朱启忠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9, (04) :44-47
[8]   杉木连栽土壤微生物及生化特性的研究 [J].
杨玉盛 ;
邱仁辉 ;
俞新妥 ;
黄宝龙 .
生物多样性, 1999, (01) :1-7
[9]   凡口铅锌尾矿影响植物定居的主要因素分析 [J].
束文圣 ;
蓝崇钰 ;
张志权 .
应用生态学报, 1997, (03) :314-318
[10]   试论我国煤矿区生态环境现状及综合整治战略 [J].
韦朝阳 ;
张立成 ;
赵桂久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5, (04) :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