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世时期昆仑山南北古植被和古气候比较研究

被引:3
作者
黄赐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北京
基金
中国科学院基金;
关键词
上新世; 昆仑山; 古植被; 古气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昆仑山南北孢粉学资料分析,上新世时期,昆仑山南北植物群有很大的差别,在昆仑山南坡及以南地区分布含热带、亚热带成分的针阔叶混交林,北坡及以北地区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和草原。昆仑山南北均有中亚干旱类型植物生长,并在上新世晚期得到迅速发展。 上新世时期,帕米尔-昆仑山系成为南、北型植被分布的界线,以后随着中亚山地、帕米尔、昆仑山、喜马拉雅山以及青藏高原的抬升,这一界线发生变化,至今已移到兴都库什山-喜马拉雅山脉。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西藏植被.[M].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编写;.科学出版社.1988,
  • [2] 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问题.[M].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科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