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价格与生产者收益关系的研究——基于我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思考

被引:11
作者
李国祥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收储制度; 玉米出售价格; 生产者收益; 现金收益;
D O I
10.19851/j.cnki.cn11-1010/f.2016.04.013
中图分类号
F323.7 [农产品价格与市场];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玉米出售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产者收益。中国玉米价格如果完全由市场决定,农民销售玉米价格极有可能与国际市场价格趋于一致,中国玉米生产者亩均收益将明显下降。在假定中国玉米生产成本费用不变的情况下,2004-2014年虚拟计算结果表明,若按美国玉米生产者出售均价计算,虽然在不考虑家庭用工费用和承包地自种的机会成本情况下,中国玉米生产者仍然能够盈利,但若考虑全部生产要素成本费用,中国玉米生产者将会严重亏损。中国玉米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国际市场的影响和冲击,既要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又要完善玉米边境保护措施,更要掌控国产玉米生产者市场价格形成的话语权。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食缺口的影响 [J].
顾国达 ;
尹靖华 .
农业技术经济, 2014, (12) :4-14
[2]   中国玉米价格竞争力缺失的形成机制与政策 [J].
于左 ;
高建凯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08) :10-19+110
[3]   国际玉米价格波动特性及其对中国粮食安全影响 [J].
吕捷 ;
林宇洁 .
管理世界, 2013, (05) :7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