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E、亚硒酸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6
作者
谭丽
管小琴
王倩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核因子kB; 肿瘤坏死因子α; 维生素E; 硒;
D O I
10.13406/j.cnki.cyxb.2007.06.013
中图分类号
R575.5 [肝代谢障碍];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维生素E(VitE)、亚硒酸钠抗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的作用机理。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模型组、药物组、对照组,分别喂饲高脂饲料、干预饲料、普通饲料。全部动物于5周末处死。观察病理形态,血清及组织匀浆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免疫组化观察组织中核因子kB(NF-k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及组织中SOD降低,MDA增高;肝脏NF-kB、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②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血清及组织中SOD增高,MDA降低;肝脏NF-kB蛋白表达水平下降,TNF-α无显著变化。结论:联合适量补充VitE+亚硒酸钠能增强SOD活力,降低NF-kB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有效防止NAFL发生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606 / 609+614 +6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及其分子机制探讨 [J].
杨朝霞 ;
代东伶 ;
沈薇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5, (06) :803-807
[2]   硒和维生素E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协同保护作用 [J].
李琳 ;
孔晓霞 ;
陈宝琅 ;
孙士春 ;
刘洪健 .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3, (01) :9-10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 [J].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3, (02) :8-8
[4]  
脂肪肝形成分子机制的研究[J]. 董菁,成军.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09)
[5]   脂肪肝发病机制及其“二次打击”假设 [J].
曾民德 .
中华消化杂志, 2002, (03) :35-36
[6]   补硒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临床评价 [J].
舒昌杰,和水祥,张复春 .
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6, (03) :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