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腹部地区水位对降水变化及城镇化的响应

被引:11
作者
尹义星 [1 ,2 ]
许有鹏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水文气象研究院
[2]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水位变化; 降水; 城镇化; 弹性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2.3 [水位观测、河床观测];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气候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下,太湖流域汛期河网水位上升明显,洪涝频发。论文基于流域腹部地区站点日降水和水位资料,对历年降水和水位进行分等级研究,分析它们的变化趋势及差异;并采用两变量弹性分析方法探讨水位对降水变化和以城镇化为代表的人类活动响应的敏感性。结果表明:①1954—2006年汛期和非汛期高等级(8~10级)降水占相应时段总降水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而低等级(1~3级)降水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即降水集中程度在增加。水位变化呈现类似特点,并且高等级水位的集中程度增加更为显著。②基准期(汛期1954—1985年,非汛期1954—1987年)水位变化对城镇化的弹性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而相对期(汛期1986—2006年,非汛期1988—2006年)的城镇化弹性系数比较显著,其造成水位变化的贡献率在非讯期已接近降水的贡献率。因此,以快速城镇化为代表的人类活动影响,在研究区水位变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69 / 77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太湖流域典型区50年代以来极值水位时空变化 [J].
尹义星 ;
许有鹏 ;
陈莹 .
地理研究, 2011, 30 (06) :1077-1088
[2]  
Streamflow response to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upper catch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J]. ZHAO FangFang1,2, XU ZongXue1, ZHANG Lu2 & ZUO DePeng1 1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and Sediment Scienc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Water Science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2 CSIRO Land and Water, Canberra ACT 2601, Australia.Science in China(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09(11)
[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 [J].
叶许春 ;
张奇 ;
刘健 ;
李丽娇 ;
郭华 .
冰川冻土, 2009, (05) :835-842
[4]  
Impact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annual highest water level of Taihu Lake[J]. Qing-fang HU1, 2, Yin-tang WANG2 1. Department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P. R. China 2. Nan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210029, P. R. China.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9(01)
[5]   太湖流域1954~2006年气候变化及其演变趋势 [J].
黄俊雄 ;
徐宗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1) :33-40
[6]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效应及其风险评价 [J].
李燕 ;
李恒鹏 .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5) :37-40
[7]   太湖流域汛期河湖等水位线的判读及其应用 [J].
毛锐 ;
李国砚 ;
刘晓玫 .
湖泊科学, 2007, (04) :413-420
[8]   渭河上游天然径流变化及其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贡献量 [J].
王西琴 ;
张远 ;
张艳会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6) :981-990
[9]   长江三角洲城市建设发展与城市水害 [J].
陈家其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5, (03) :202-208
[10]  
江苏省志[M]. 方志出版社 ,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