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硝化除磷工艺及其特点

被引:8
作者
李金页
郑平
梅玲玲
机构
[1]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反硝化聚磷菌; 生物除磷; 反硝化除磷工艺;
D O I
10.13774/j.cnki.kjtb.2006.06.032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反硝化除磷工艺是根据反硝化聚磷菌(DPB)的摄磷特点而开发的新型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该工艺以其特有的“一碳两用”和“双泥系统,”有效解决了常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碳源供求矛盾和泥龄控制问题,可同时获得较高的除磷和脱氮效率,并具有所需曝气量少,剩余污泥排放量低等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882 / 8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MLSS、pH及NO2--N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J].
王亚宜 ;
王淑莹 ;
彭永臻 .
中国给水排水, 2005, (07) :47-51
[2]   NO3-、NO2-作为生物除磷最终电子受体的研究初探 [J].
杨聪和 ;
孙力平 ;
李秀敏 ;
李亮 .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2005, (02) :102-106
[3]   C/N比对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 [J].
郭海娟 ;
马放 ;
沈耀良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3) :367-371
[4]   硝酸盐浓度及投加方式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J].
李勇智 ;
彭永臻 ;
张艳萍 ;
游伟民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3, (06) :323-325
[5]   新型双泥生物反硝化除磷脱氮系统中微生物的组成 [J].
罗宁 ;
罗固源 ;
吉方英 ;
张德纯 .
给水排水, 2003, (08) :33-35
[6]   新型双泥生物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 [J].
罗固源 ;
罗宁 ;
吉芳英 ;
许晓毅 .
中国给水排水, 2002, (09) :4-7
[7]  
废水生物处理[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美)C.P.LeslieGrady, 2003
[8]  
Biological anoxic phosphorus removal the DEPHANOX process .2 Bortone G,Saltarelli R,Alonso V,Sorm R,Wanner J,Tilche A.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 1996
[9]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by anaer-obic-aerobic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2 Kuba T,Smolders G J F,van Loosdrecht M C M,et al. Wat Sci Tech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