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季乌江河流“呼吸”作用及其性质探讨

被引:3
作者
焦树林 [1 ]
梁虹 [2 ]
刘昆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
关键词
乌江; 喀斯特流域; 河流“呼吸”作用; 溶解氧; CO2分压(PCO2);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2 [水质监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发源于云贵高原上的乌江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支流之一。乌江流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是中国南方典型的喀斯特河流。以枯水季节乌江流域水体中的实测温度、溶解氧、碱度和pH值等理化参数为依据,探讨了乌江流域河道水体的CO2分压(PCO2)与河流"呼吸"通量的变化规律。乌江流域枯水季节河道水体PCO2,介于291.3~1 530μatm之间,平均值为949.3μatm,约为大气的3倍,各支流样点的平均值为992.4μatm,大于干流平均值902.6μatm,由此推断乌江流域干支流河道在枯季是大气CO2的"源"。受各游段流域特征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支流河道水体PCO2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水体PCO2与溶解氧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说明河道内有机质的异养呼吸不是喀斯特乌江流域枯季水体中溶解无机碳的主要来源,其河道水体中高PCO2成因复杂。PCO2的上述分布规律是流域支流汇入、地下水以及河道水体有机质氧化分解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长江三角洲水田保护性耕作制度的碳收集效应估算
    芮雯奕
    周博
    张卫建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2) : 207 - 212
  • [2] 贵州喀斯特地区河流的研究——碳酸盐岩溶解控制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韩贵琳
    刘丛强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4) : 394 - 406
  • [3] 黄河河流水体二氧化碳分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苏征
    张龙军
    王晓亮
    [J]. 海洋科学, 2005, (04) : 41 - 44
  • [4] 一种海水中溶解无机碳的准确简易测定方法
    宋金明
    李学刚
    李宁
    高学鲁
    袁华茂
    詹天荣
    [J]. 分析化学, 2004, (12) : 1689 - 1692
  • [5] 乌江流域梯级开发的不良环境效应
    苏维词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4) : 388 - 392
  • [6] 改进的喷淋-鼓泡式平衡器GC法测定海水中的PCO2
    王峰
    张龙军
    王彬宇
    张经
    [J]. 分析科学学报, 2002, (01) : 66 - 69
  • [7] 贵州省地理信息数据集[M]. 贵州人民出版社 , 贵州省区域地理信息项目领导小组编, 1996
  • [8] 贵州省水文地质志[M]. 地震出版社 , 韩至钧, 1996
  • [9] Fluxes of inorganic carbon from two forested catchments in the Appalachian Mountains
    Worrall, F
    Swank, WT
    Burt, T
    [J]. HYDROLOGICAL PROCESSES, 2005, 19 (15) : 3021 - 3035
  • [10] China
    Valero, G
    [J]. ADHESIVES AGE, 2001, 44 (03):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