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人格研究的中国化

被引:4
作者
李祚山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重庆
关键词
人格研究; 中国化; 人格理论; 人格结构; 人格动力; 人格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8 [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人格研究的中国化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只有中国特色的人格理论才能较好地解释、预测和干预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人格理论的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现实对人格研究的需求决定了人格研究必须中国化 ;人格研究的中国化可以从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等方面进行 ;在研究方法上应坚持辩证唯物论的指导思想 ,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相结合 ,多元研究取向和多种研究方法并存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 [J].
黄希庭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6) :5-9
[2]   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编制过程与初步结果 [J].
王登峰 ;
崔红 .
心理学报, 2003, (01) :127-136
[3]   国外本土心理学研究进展 [J].
郑荣双 .
心理科学进展, 2002, (04) :472-478
[5]  
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过程和道路[J]. 林崇德,俞国良.心理科学. 1996(04)
[6]   市场经济、个人主体与现代哲学 [J].
高清海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4, (01) :1-8
[7]   编制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的意义与程序 [J].
宋维真 ;
张建新 ;
张建平 ;
张妙清 ;
梁觉 .
心理学报, 1993, (04) :400-407
[8]   论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J].
潘菽 .
心理学报, 1980, (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