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两种典型水稻土中氮、磷迁移转化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沃飞
陈效民
方堃
吴华山
蒋金当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太湖地区; 典型水稻土; 氮、磷; 迁移转化;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7.06.004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饱和状态下,铵态氮(NH4+-N)和速效磷(AP)在太湖地区两种主要水稻土-宜兴白土和常熟王庄黄泥土的原状土和扰动土中的迁移转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的饱和导水率、粘粒含量对于铵态氮和速效磷的出流影响很大。在原状土土柱的出流中,白土滤液中NH4+-N、硝态氮(NO3--N)和速效磷浓度峰值出现的时间比黄泥土早,峰面比黄泥土窄,拖尾的时间比黄泥土短。速效磷在土壤中迁移及淋移都比NH4+-N弱,且黄泥土对磷的固定作用强于白土。在本试验NH4+-N的加入情况下,原状土土柱出流的NH4+-N如果进入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污染;NO3--N在黄泥土中的积累作用比白土强,出流的NO3--N含量较高;出流的NO2--N含量很低,不会造成地下水的NO2--N污染。土壤中的NH4+-N和速效磷可以通过大孔隙向下运移,并且随着深度的变化呈现降低的趋势。NO3--N在白土中的分布比较平缓。在扰动土的试验中,粘粒含量越低,饱和导水率越高,NO3--N的穿透曲线的峰值越高,峰面越窄。黄泥土的粘粒含量远高于白土,滞留作用较强,对NO3--N的穿透影响较大。本文结果可以为太湖地区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治、农田水肥管理和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058 / 10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硝态氮垂直运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研究 [J].
陈效民 ;
邓建才 ;
柯用春 ;
张佳宝 ;
朱安宁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2) :12-15
[2]   南京城市土壤磷的形态和吸附-解吸特征 [J].
卢瑛 ;
龚子同 ;
张甘霖 .
土壤通报, 2003, (01) :40-43
[3]   太湖地区农田土壤中硝态氮垂直运移的规律 [J].
陈效民 ;
潘根兴 ;
沈其荣 ;
康燕 .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06) :2-5
[4]   农田氮、磷的流失与水体富营养化 [J].
司友斌 ;
王慎强 ;
陈怀满 .
土壤, 2000, (04) :188-193
[5]   土壤颗粒大小对水、肥保持和运移的影响 [J].
王小彬 ;
蔡典雄 ;
张志田 ;
高绪科 ;
不详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1997, (01) :67-71
[6]   土壤吸磷与供磷特性的研究 [J].
刘淑欣 ;
熊德中 .
土壤通报, 1989, (04) :147-149
[7]  
植物营养学.[M].陆景陵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8]  
土壤地理学.[M].张凤荣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9]  
土壤学.[M].黄昌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0]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M].魏复盛等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