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环境质量与修复研究Ⅲ.农业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菲和苯并[a]芘的分配特征

被引:13
作者
倪进治
骆永明
张长波
机构
[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土壤; 粒径组分; 分配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5 [土壤评价];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有机质对它们的吸附作用,粒径分组通常用来区分具有不同有机质组成和周转速率的有机质库。本研究利用菲(Phe)和苯并[a]芘(Bap)作为多环芳烃(PAHs)低、高环组分的代表物质,研究了它们在污染区9个农业表层土壤(0~20 cm)不同粒径组分(粘粒、细粉粒、粗粉粒、细砂粒和粗砂粒)中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Phe在不同粒径组分中的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粗砂粒>细砂粒>粘粒>细粉粒>粗粉粒,Bap为粗砂粒>细砂粒>粗粉粒>细粉粒>粘粒。Phe和Bap在不同粒径组分中的含量与粒径组分中有机质的含量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不同粒径组分中的有机质对Phe富集能力的大小顺序为粗粉粒>细粉粒>细砂粒>粗砂粒>粘粒,对Bap的富集能力为粗粉粒>粗砂粒>细粉粒>细砂粒>粘粒。
引用
收藏
页码:717 / 7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东莞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代表物及其来源 [J].
张天彬 ;
杨国义 ;
万洪富 ;
饶勇 ;
高原雪 ;
夏运生 .
土壤, 2005, (03) :265-271
[2]   黑麦草对土壤中苯并[a]芘动态变化的影响 [J].
丁克强 ;
骆永明 ;
刘世亮 ;
宋静 ;
吴龙华 ;
邢维芹 ;
李振高 ;
陶澍 .
土壤学报, 2004, (03) :348-353
[3]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在土壤上的吸附 [J].
何耀武 ;
区自清 ;
孙铁珩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4) :423-427
[4]  
土壤胶体[M]. 科学出版社 , 熊毅编著, 1985
[5]   EARTHWORM EFFECTS ON SELECTED PHYSICAL AND CHEMICAL-PROPERTIES OF SOIL AGGREGATES [J].
ZHANG, H ;
SCHRADER, S .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1993, 15 (03) :229-234
[6]  
Aspects of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soil organic materials as revealed by solid-state13C NMR spectroscopy[J] . J. A. Baldock,J. M. Oades,A. G. Waters,X. Peng,A. M. Vassallo,M. A. Wilson.Biogeochemistry . 1992 (1)
[7]  
Polycyclic aromatichydrocarbons in different forest soils. Guggenberger G,Pichler M,Hartmann R,et al. Mineral horizons.Z.Pflanzen-ernaehr.Bodenk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