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北京城市功能格局与去工业化进程

被引:14
作者
于涛方 [1 ]
陈修颖 [2 ]
吴泓 [3 ]
机构
[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全球城市; 城市功能; 去工业化; 北京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2 [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去工业化"以及与信息产业相关的新兴产业的崛起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结构。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甚至是全球城市,在城市发展和战略制定中,也正突出表现着"去工业化"态势。依据2005年的1%人口调查数据与北京18个区县、20个就业行业门类数据,通过区位商法、集中度系数等判断当前北京的城市功能格局,并根据五普就业结构等数据,分析北京的功能转型特征,以及北京去工业化进程特征。其基本的结论包括:①在所有的就业行业门类中,制造业在北京仍然最高,城市功能格局属于"同心圆结构"圈层空间模式:②2000年以来.北京城市功能去工业化态势显著,高级服务业发展迅速:第一产业和制造业就业比重锐减,FIRE(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以及文化创意相关的"科教文卫体"有较快的增长。北京开始向"创意城市"、"后工业城市"等迈进;③在去工业化进程中,北京城市功能格局开始呈现分散化和相对均衡化态势,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等高级服务业对人口空间增长具有较显著的拉动作用,但外围县区仍持续工业化,总体而言去工业化成为影响城市空间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