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丢失的人格——从罗马、德国、拉丁法族国家、前苏联、俄罗斯到中国

被引:47
作者
徐国栋
机构
[1] 宁波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格; 人格权; 主体资格; 民事主体;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04.06.009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人格即法律主体资格。在罗马法中,人格———身份具有公私法混杂的特征;在近代欧洲大陆国家开始的法典化过程中,拉丁法族国家民法中的人格一词,依然包含公法因素,而德国法则创造权利能力概念取代人格,试图将人格私法化,但这样做却丢失了人格;前苏联民法中,人格则具有主体性要素之法律保护意义上的人格权,知识产权中的人格权,法人的人格权三种含义;新制定的俄罗斯民法典则回归到传统的主体资格意义上的人格概念。在我国民法典制定时,应恢复传统意义上的人格。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绿色民法典草案[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徐国栋主编, 2004
  • [2] 实践理性批判[M]. 人民出版社 , (德) 康德, 2003
  • [3] 知识产权法哲学[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冯晓青著, 2003
  • [4] 民法总论[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龙卫球著, 2001
  • [5] 德国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DieterMedicus)著, 2000
  • [6] 罗马法与现代民法[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徐国栋主编, 2000
  • [7] 法律冲突与法律规则的地域和时间范围[M]. 法律出版社 , (德)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FriedrichKarlvonSavigny)著, 1999
  • [8] 著作权实用大全[M]. 广西人民出版社 , 沈仁干主编, 1996
  • [9] 西方法学史[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何勤华著, 1996
  • [10] 人权概念起源[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夏勇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