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风能时空特征

被引:10
作者
王毅荣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河西走廊; 风能; 时空分布; 边界层;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7.03.005
中图分类号
TK81 [风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河西走廊地区1970-2004年风速气候资料和2004年9月-2005年8月周年风塔精细资料,采用气候订正和即时风速订正,得到接近自然的风速,依此研究了该区域近地面70 m层内风能分布。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区域风速变幅较小、气候变化趋势较稳定;有效风速(≥3 m/s)时数在6 000 h/a,10 m高度风能大多在150 w/m2以上,风能随高度线形增长(在70 m高度层内),平均每升高10 m风能增加28 w/m2;10~70 m层内总风能年储量相当丰富,普遍在1.5×1016kWh/m2(千瓦时/平方米)以上,潜在年产值达千万亿元。河西走廊风能存在明显周日和月季变化,风能和有效风速时数存在空间差异,其时空差异与河西走廊独特的戈壁下垫面关系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343 / 3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甘肃空中水汽含量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 [J].
王毅荣 ;
林纾 ;
李耀辉 ;
董安祥 .
干旱区地理, 2006, (01) :47-52
[2]   黄土高原植被生长期旱涝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 [J].
王毅荣 .
干旱区地理, 2005, (02) :161-166
[3]   塔克拉玛干沙漠风况特征研究 [J].
俎瑞平 ;
张克存 ;
屈建军 ;
方海燕 .
干旱区地理, 2005, (02) :167-170
[4]   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沿海风能资源评价 [J].
江东 ;
王建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6) :41-48
[5]   初夏敦煌荒漠戈壁大气边界结构特征的一次观测研究 [J].
张强 ;
卫国安 ;
侯平 .
高原气象, 2004, (05) :587-597
[6]   河西地区不同下垫面边界层特征分析 [J].
奥银焕 ;
吕世华 ;
陈玉春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2) :215-219
[7]   盆地绿洲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J].
吕世华 .
高原气象 , 2004, (02) :171-176
[8]   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 [J].
王遵娅 ;
丁一汇 ;
何金海 ;
虞俊 .
气象学报, 2004, (02) :228-236
[9]   中国可再生能源GIS的设计与开发 [J].
王瑛 ;
李晓兵 ;
扈海波 ;
孔平涛 ;
张东宏 ;
李俊峰 ;
王忠颖 ;
时璟丽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6) :753-759
[10]   卫星遥感地理信息与数值模拟应用于风能资源综合评估新尝试 [J].
杨振斌 ;
薛桁 ;
王茂新 ;
袁春红 ;
罗林明 .
太阳能学报, 2003, (04) :536-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