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主要玉米自交系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35
作者
肖木辑 [1 ]
李明顺 [2 ]
孙有位 [2 ]
李新海 [2 ]
张世煌 [2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所玉米研究中心
关键词
SSR; 玉米; 自交系; 多态性信息量; 聚类分析; 辽宁省;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06.01.010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SSR标记研究了37份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从85对SSR引物中筛选出70对扩增产物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这70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检测出260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2~7个,平均3.71个,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为0.157~0.813,平均为0.564。37份自交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9~0.89。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7份供试自交系划分为6个类群,分类结果与系谱来源基本一致。生产上主要推广杂交种的亲本大多来自不同的类群。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Mo17衍生系组配杂交种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影响和贡献 [J].
鲁宝良 ;
赵文媛 ;
刘日尊 ;
关国志 .
玉米科学, 2004, (S1) :127-128
[2]   浅谈78599种质杂种优势模式 [J].
焦仁海 ;
刘兴贰 ;
孙发明 ;
张志军 ;
齐瑞 ;
高智明 .
玉米科学, 2004, (03) :52-54
[3]   “丹玉”系列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在我国玉米生产中的应用 [J].
赵文媛 ;
刘日尊 ;
杨雨明 .
杂粮作物, 2003, (06) :315-318
[4]   利用SSR标记划分70份我国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 [J].
李新海 ;
袁力行 ;
李晓辉 ;
张世煌 ;
李明顺 ;
李文华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06) :622-627
[5]   中国玉米主要种质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及其改良利用 [J].
王懿波 ;
王振华 ;
王永普 ;
张新 ;
陆利行 .
华北农学报, 1998, (01) :75-81
[6]   中国玉米主要种质杂交优势利用模式研究 [J].
王懿波 ;
王振华 ;
王永普 ;
张新 ;
陆利行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7, (04) :17-25
[7]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sian maize inbred lines by multiple laboratories [J].
George, MLC ;
Regalado, E ;
Li, W ;
Cao, M ;
Dahlan, M ;
Pabendon, M ;
Warburton, ML ;
Xianchun, X ;
Hoisington, D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4, 109 (01) :80-91
[8]  
An evaluation of the utility of SSR loci as molecular markers in maize (Zea mays L.): comparisons with data from RFLPS and pedigree[J] . J. S. C. Smith,E. C. L. Chin,H. Shu,O. S. Smith,S. J. Wall,M. L. Senior,S. E. Mitchell,S. Kresovich,J. Ziegle.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