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北缘断裂带运动学研究

被引:25
作者
舒良树
卢华复
J.Charvet
M.Faure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法国奥尔良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多期构造变形,韧性剪切,运动学分析,东山-江山-绍兴断裂武夷山;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1997.03.005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华南武夷山北缘边界被绍兴—江山—东乡断裂带所限。该断裂带至少保留了三期构造事件的形迹。第一期发生在800Ma~900Ma的晚元古代,呈NW向SE的区域推覆韧剪变形运动,以构造混杂岩和区域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变质、强烈的褶皱和韧剪变形为特征,对应于古洋盆关闭、华南复合地体与江南岛弧碰撞焊接过程。第二期发生在458Ma~421Ma的志留纪,表现为从北向南的韧剪变形运动,伴有左旋走滑韧性剪切,以糜棱岩化和进变质作用为特征,黑云母多变为硅线石。该期变形使第一期构造形迹被强烈迭加置换。其动力学背景与闽东南地体朝武夷山的拼贴增生事件有关。第三期属中生代陆内变形,是一种高构造位的左旋走滑脆性剪切,以岩石的破裂和岩块的水平位移为特征,并具转换拉伸性质,导致中生代火山沉积盆地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政和“稻香组”地质时代的确定及其变质火山岩岩石成因探讨 [J].
徐一伟 ;
林雪萍 .
福建地质, 1990, (04) :266-280
[2]  
国际大陆岩石圈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讨论会第三届全国构造会议论文集[M]. 地质出版社 , 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编, 1990
[3]  
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M]. 科学出版社 , 张义佑 著, 1986
[4]  
福建省区域地质志[M]. 地质出版社 , 福建省地质矿产局 编, 1985
[5]  
江西省区域地质志[M]. 地质出版社 , 江西省地质矿产局 编,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