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胺卡那霉素抑制和解离抗凝剂依赖的假性血小板聚集作用研究

被引:43
作者
周小棉
巫小莉
邓伟雄
李结秋
罗文沈
机构
[1]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2]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干部外科
[3] 广州医学院医学检验系
关键词
抗凝剂; 假性血小板减少; 抗生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1 [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抑制和解离因抗凝剂所致的假性血小板聚集,建立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准确计数方法。方法对1例罕见的多种抗凝剂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追踪试验,观察不同抗凝剂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在 EDTA-K2抗凝血内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维生素 B6、庆大霉素、氨茶碱、丁胺卡那霉素等抗血小板凝聚剂,在不同的时间段作血小板计数,同时观察血涂片中血小板形态与分布。优选出能确保血小板稳定的抗凝聚剂;并对被优选的抗凝聚剂浓度进行考察。观察取血前和取血后加入抗血小板凝聚剂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 EDTA-K2、肝素、柠檬酸钠、氟化钠等抗凝血在室温4 h 内的观察中,血小板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各种抗凝血中分别加入4种抗凝集剂后,除丁胺卡那霉素抗凝聚剂能保持血小板数稳定外,其他抗凝聚剂使血小板数随放置时间延长而下降;将丁胺卡那霉素加在各种抗凝血中无论在抽血前还是抽血后15 min 内加入,其血小板数在室温4 h内保持相对稳定,而且与丁胺卡那霉素浓度呈正相关并趋于稳定,最佳的丁胺卡那霉素浓度为5 mg/ml 血。结论丁胺卡那霉素可以抑制和解离因多种抗凝剂所致的假性血小板聚集,既可保持血细胞形态稳定利于血细胞分析又可以进行血小板准确计数。
引用
收藏
页码:333 / 3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J].
秦俊生 ;
史冰洋 ;
王晓艳 ;
周琼 .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6, (01) :63-64
[2]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一例 [J].
宓庆梅 ;
施巍宇 ;
郝婉莹 ;
仲人前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4, (10) :95-95
[3]   两种药物对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J].
鲁家才 ;
程正江 ;
姚欣 .
临床检验杂志, 2004, (03) :198-199
[4]   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降低一例 [J].
杨一芬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3, (02) :158-161
[5]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叶应妩,王毓三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