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对映体的旋光性固定相的研制

被引:5
作者
张遂之
王光华
张桐凤
周良模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固定相; 氨基酸衍生物; 常数; 数学; 对映体分离; 氨基酸对映体;
D O I
10.13822/j.cnki.hxsj.1985.04.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在自然界往往只有某种形式的旋光异构体才具有生物活性或只有某种光学异构体才有生理作用。如在肽合成、药物合成及不对称化合物的合成工作中都要求对对映体进行有效的分离测定。由于光谱、质谱等方法在对映体的分辨上没有特征,而旋光度法的分辨能力又很低,因此色谱方法,尤其是旋光性固定相的分离方法,显示了优越性。1966年Gil-Av等人首先开发了氨基酸衍生物的旋光性固定相,而后又发展了多种旋光性固定相,如二肽、二胺类及酰脲等等。目前用气相色谱法已成功地分离了氨基酸、胺类、氨基醇类、醣类等对映体,其中Bayer等人提出的以聚硅氧烷为基质的Chirasil-val固定相,因为使用温度较高,选择性较好,目前已成为普遍使用的一种旋光固定相。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199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