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高原早第三纪植物群的发现及其在 植物地理学上的意义

被引:15
作者
陈明洪
孔昭宸
陈晔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早第三纪; 植物地理学; 老第三纪; 生物地理学; 植物化石; 植物区系; 植物群; 始新统; 四川; 川西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记载了1982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在对横断山北段综合考察中,于四川省西部理塘县晚始新世热鲁组中所采集的8科10属的化石植物。根据植物群的组合及其它们对应的现代植物地理分布,对该地区的古植被、古地理、古气候以及南北两半球植物区系的相互关系作了初步讨论。并对桉属(Eucalyptus)的起源和迁移作了推测。在晚始新世时,四川西部理塘地区分布着以桉属为主的常绿阔叶林,有少数落叶阔叶树种分布。气候干热。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米。桉属植物化石在西藏和四川西部始新世地层中相继发现,说明在早第三纪,南北两半球有过密切的联系。桉属很可能起源于北半球,从亚洲经马来西亚到达大洋洲,发展成为新的分布中心。
引用
收藏
页码:482 / 491+509 +509-510
页数:1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