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价值”的合理内蕴

被引:2
作者
袁祖社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
关键词
社会唯名论; 社会唯实论; 社会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18 [价值论];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马克思的社会历史哲学理论超越了“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的传统框架 ,坚持对社会本质的“实践论”掌握 ,认为“社会价值”遵循着自身固有的“超合逻辑” ,绝非单个个体价值的简单加和 ;就内在特质而言 ,社会价值决非既定的、本体论式的抽象观念预设 ,而是关系质的、生成性的 ;社会价值的内涵层次可划分为社会主体价值和社会客体价值两大类 ,是两类价值的有机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9,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 著;刘丕坤 译.人民出版社.197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