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气源指示意义
被引:34
作者:
王铜山
[1
]
耿安松
[1
]
孙永革
[1
]
熊永强
[1
]
刘德汉
[1
]
李霞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储层固体沥青;
生物标志物;
催化加氢;
单体碳同位素;
川东北;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8.02.021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催化加氢热解、GC—IRMS等方法和技术,深入研究了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及可能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反射率高,双反射明显,为非均质结构储层焦沥青;在碳酸盐岩储层的各种孔隙中,呈脉状、球粒状、角片状或块状等他形充填,具有中间相结构和镶嵌状结构特征,反映其高温热变质成因;元素组成有S/C高、H/C低的特点,其固体碳同位素组成与长兴组烃源岩干酪根相似。储层固体沥青的可能烃源岩发育于还原—弱氧化咸水沉积环境,有机质来源于水生藻类;氯仿沥青"A"饱和烃甾萜类生物标志物对比表明,上二叠长兴组烃源岩是主要来源,飞仙关组、下志留统烃源岩亦有贡献;催化加氢产物饱和烃及其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显示,坡2井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与罐5井飞仙关组烃源岩具有明显的亲缘关系,这也可作为飞仙关组海槽相烃源岩对飞仙关组气藏有贡献的佐证。
引用
收藏
页码:340 / 348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