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气源指示意义

被引:34
作者
王铜山 [1 ]
耿安松 [1 ]
孙永革 [1 ]
熊永强 [1 ]
刘德汉 [1 ]
李霞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储层固体沥青; 生物标志物; 催化加氢; 单体碳同位素; 川东北;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8.02.021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催化加氢热解、GC—IRMS等方法和技术,深入研究了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及可能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反射率高,双反射明显,为非均质结构储层焦沥青;在碳酸盐岩储层的各种孔隙中,呈脉状、球粒状、角片状或块状等他形充填,具有中间相结构和镶嵌状结构特征,反映其高温热变质成因;元素组成有S/C高、H/C低的特点,其固体碳同位素组成与长兴组烃源岩干酪根相似。储层固体沥青的可能烃源岩发育于还原—弱氧化咸水沉积环境,有机质来源于水生藻类;氯仿沥青"A"饱和烃甾萜类生物标志物对比表明,上二叠长兴组烃源岩是主要来源,飞仙关组、下志留统烃源岩亦有贡献;催化加氢产物饱和烃及其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显示,坡2井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与罐5井飞仙关组烃源岩具有明显的亲缘关系,这也可作为飞仙关组海槽相烃源岩对飞仙关组气藏有贡献的佐证。
引用
收藏
页码:340 / 3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高效气藏形成机理 [J].
赵文智 ;
汪泽成 ;
王一刚 .
地质论评, 2006, (05) :708-718
[2]   四川东部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储层含自然硫不混溶包裹体及硫化氢成因研究 [J].
刘德汉 ;
肖贤明 ;
熊永强 ;
耿安松 ;
田辉 ;
彭平安 ;
申家贵 ;
王云鹏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6) :520-532
[3]   HYPY/SE提取固体有机质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研究 [J].
周建伟 ;
李术元 ;
岳长涛 ;
钟宁宁 .
化学通报, 2006, (05) :337-341
[4]   川东北飞仙关组高含H2S气藏特征与TSR对烃类的消耗作用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马永生 ;
周国源 ;
戴金星 .
沉积学报, 2006, (02) :300-308
[5]   利用催化加氢热解技术提取沉积有机质中生物标志化合物 [J].
周建伟 ;
李术元 ;
钟宁宁 .
石油学报, 2006, (01) :58-63
[6]   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J].
熊永强 ;
耿新华 ;
赵青芳 ;
刘金萍 ;
王彦美 ;
耿安松 .
地质论评, 2006, (01) :132-136
[7]   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沥青与古油藏研究 [J].
谢增业 ;
田世澄 ;
魏国齐 ;
李剑 ;
张林 ;
杨威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3) :283-288
[8]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天然气富集成藏特征及勘探前景 [J].
谢增业 ;
田世澄 ;
单秀琴 ;
杨威 ;
李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31-34
[9]   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的油源问题的综合述评 [J].
王招明 ;
肖中尧 .
科学通报, 2004, (S1) :1-8
[10]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J].
谢增业 ;
田世澄 ;
李剑 ;
胡国艺 ;
李志生 ;
马成华 .
地球化学, 2004, (06) :567-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