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40油田东河砂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6
作者
杨威
魏国齐
李宇平
张丽娟
李新生
杨栓荣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地质所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3]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河北廊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4] 河北 廊坊
[5] 新疆 库尔勒
[6] 新疆 库尔勒
关键词
东河砂岩; 两类储层; 碳酸盐胶结物; 次生孔隙; 控制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河砂岩是塔中40油田的主要产层,根据岩性不同,由上至下可分含砾砂岩段和均质砂岩段,两段储层的储集物性相差很大,其中均质砂岩较好.通过岩心观察、储层岩石学、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等多种特征研究,认为含砾砂岩段为临滨亚相的产物,均质砂岩段为前滨亚相的产物,这是两段储层物性相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岩石组份上,含砾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的含量比均质砂岩高得多,通过细致的微观特征分析,认为这种碳酸盐胶结物可能是埋藏过程中粘土矿物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析出的钙、镁、铁等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所产生;这些碳酸盐胶结物后被溶蚀形成现今的储层.含砾砂岩段储层较差可能是由于其沉积于临滨环境,原始孔隙度较低,成岩改造后相对更致密,在溶蚀过程中,溶蚀流体通过少,胶结物被溶蚀的少所形成.沉积相和成岩作用中的胶结作用、溶蚀作用是东河砂岩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40 / 444+511 +5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的地质时代 [J].
朱怀诚 ;
罗辉 ;
王启飞 ;
张师本 ;
赵治信 ;
黄智斌 .
地层学杂志, 2002, (03) :197-201
[2]   再论东河砂岩孔隙成因──以塔中地区为例 [J].
孙玉善 ;
杨帆 .
沉积学报, 1999, (S1) :699-705
[3]   塔里木油气区砂岩储集层碳酸盐胶结物的同位素组成与成因分析 [J].
郭宏莉 ;
王大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3) :51-52+5+13
[4]   塔中隆起石炭系CⅠ油组储集层成岩模式与储集性能的关系 [J].
蔚远江 ;
何远碧 ;
杨友运 ;
庞雯 .
新疆石油地质, 1998, (05) :39-43+51+86-87
[5]   塔里木盆地碎屑岩优质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 [J].
顾家裕 ;
宁从前 ;
贾进华 .
地质论评, 1998, (01) :83-89
[6]  
碎屑储集岩的成岩作用研究.[M].郑浚茂;庞明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