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被引:38
作者
干春晖
戴榕
李素荣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上海市
关键词
轿车工业;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02.08.002
中图分类号
F426.471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中哈佛学派的SCP范式为基本分析框架,考察我国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状况。认为其市场结构是基于政府规制的寡占型结构,纵向一体化程度较高;市场行为体现为更多的合作性而非竞争性,但是,在入世后竞争有加剧的趋势;而相应的市场绩效为相对效率低下,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乏力,但是各寡头厂商仍可以维持较高的利润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产业组织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汽车产业全球化趋势及其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J].
刘世锦 ;
冯飞 .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06) :5-12
[2]   国际汽车整车与零部件厂商协作关系及我国汽车业发展战略 [J].
干春晖 ;
李素荣 .
中国工业经济, 2001, (12) :36-41
[3]   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现状和重组政策取向 [J].
张文魁 .
财经科学, 2001, (04) :78-83
[4]   加入WTO与我国轿车工业技术创新 [J].
肖广岭 ;
柳卸林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1, (01) :27-30
[5]   国际汽车厂商组织结构变化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 [J].
干春晖 .
中国工业经济, 2000, (04) :49-52
[6]   新世纪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J].
周晟 .
汽车工业研究, 1999, (04) :29-33
[7]  
日本的产业组织[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日)植草益等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