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色素P4502D6酶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效应的关系

被引:20
作者
黄颐
刘协和
许珂
李晓帆
李涛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研究所
[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研究所 成都
[3] 成都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细胞色素P450CYP2D6; 多态现象(遗传学); 利培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302 [];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色素P4 5 0 2D6酶 (CYP2D6 )多态性是否与利培酮治疗效应有关。方法 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大体评定量表 (GAS)、治疗时需处理的副反应量表 (TESS)以及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 (RSESE)对 5 2例精神分裂症 [PANSS基线分 (10 5 5 9± 17 30 )分 ;GAS基线分 (31 75± 3 32 )分 ]患者 ,分别在利培酮治疗前及治疗 [(5± 3)mg/d]第 1~ 8周末各进行一次药物反应评定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CYP2D6exonⅠC/T188和CYP2D6G/A1934两个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根据CYP2D6exonIC/T188基因型将患者分为三组 (C/C组 13例 ,C/T组 2 0例 ,T/T组19例 ) ;采用治疗前后PANSS 30 %减分率为标准 ,将 5 2例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 ,比较组间药物治疗效应的差异。结果 从利培酮治疗后第 5周末开始 ,三组之间PANSS评分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两两比较发现 ,C/C组PANSS分低于T/T组 (P <0 0 1) ;三组之间GAS评分的差异从第6周开始出现显著性 (P <0 0 1) ,其中C/C组GAS分明显高于T/T组 (P <0 0 1)。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 ,三组的PANSS总分 (F =2 6 4 ,P <0 0 1)及GAS评分 (F =1 85 ,P <0 0 5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CYP2D6exonⅠC/T188多态性基因型频率 (χ2 =6 5 6 ,P <0 0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Cytochrome P450 2D6 genotype and steady state plasma levels of risperidone and 9-hydroxyrisperidone [J].
Scordo, MG ;
Spina, E ;
Facciolà, G ;
Avenoso, A ;
Johansson, I ;
Dahl, ML .
PSYCHOPHARMACOLOGY, 1999, 147 (03) :3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