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征与救治

被引:25
作者
赵玉生
王士雯
卢才义
吴兴利
李玉峰
刘玲玲
晏沐阳
程芮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
[2]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心肌梗死,急性; 心源性休克; 治疗; 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征 ,总结救治经验。方法  10 8例 AMI患者 ,分为休克组 (11例 )与非休克组 (97例 )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处理与近期预后的异同。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及梗死部位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与非休克组比较 ,休克组肌酸磷酸激酶和心肌肌钙蛋白 I升高〔(31979.7± 2 2 2 71.1) nm ol· s- 1· L- 1比 (17795 .2± 14 979.7) nmol· s- 1· L- 1和 (90 .7± 6 1.1) μg/ L 比 (39.9± 5 2 .1) μg/ L,P均 <0 .0 5〕,左室射血分数降低 (0 .4 6± 0 .12比 0 .5 5± 0 .12 ,P<0 .0 5 ) ,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和肺炎合并症增多 (6 4 %比 14 % ,P<0 .0 0 1;5 5 %比 2 1% ,P<0 .0 5 ;4 6 %比 12 % ,P<0 .0 1) ,采用溶栓治疗、冠状动脉造影、主动脉内气囊反搏者多 (46 %比 18% ,73%比 2 6 %和 36 %比 4 % ,P均 <0 .0 5 )。两组住院期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 (0比 4 % ,P>0 .0 5 )。结论  AMI并休克者心肌梗死面积大 ,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和肺炎合并症多 ,需主动脉内气囊反搏者多。正确判断、严密监测、及时有效处理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早期预后。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理论和实践 [J].
黄体钢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2, (04) :246-251
[2]   大剂量654-Ⅱ救治高龄心力衰竭并感染性休克一例 [J].
冯斌 ;
赵玉生 ;
王宇枚 ;
王士雯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1, (04) :28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