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南十屋断陷储层孔隙结构及在油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5
作者
朱陆忠
赵秀梅
王广运
刘建
机构
[1] 东北石油地质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2] 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勘探研究院
关键词
孔隙结构,特征,应用,十屋断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毛细管压力曲线形态,研究区孔隙结构可分为Ⅴ类,根据孔喉分布曲线,孔喉分布可分为单峰、双峰或多峰型;不同的相带孔隙结构不同,以浅层泉头组河道、漫滩、浅水湖、砂坝等相带的中细砂岩孔隙结构为最好,为Ⅰ,Ⅱ类,深层扇三角洲、水下扇的砂岩孔隙结构较好,为Ⅰ~Ⅲ类。在油藏评价中,孔隙结构愈差,临界油柱高度和油水过渡带厚度就愈大,在相同油气柱高度下,小五家子构造所需孔隙度下限值最低,储集空间较大,利于油气聚集,艾家窝堡、西丁家皮家窝堡构造以登娄库组产油所需喉道半径最小,应以找气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0+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