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洼构造研究现状——并纪念地槽学说诞生120周年

被引:9
作者
陈国达
机构
[1] 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关键词
地洼区; 地槽学说; 地壳构造; 地球化学特征; 地槽区; 中国地台; 放射性元素; 放射元素; 地洼型; 燕山运动; 造山运动; 岩浆活动; 地质学; 地球科学; 中新生代; 构造单元; 研究现状;
D O I
10.16539/j.ddgzyckx.1979.02.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地槽学说的重大历史意义 1859年,美国学者J.赫尔(Hall,1811—1898)根据研究北美东部阿帕拉契安山脉的古生代地层的岩性、厚度和褶皱强烈情况、并与邻侧的北美中部平原情况对比的结果,提出了地槽的原始概念。至1873年,J.D.德那(Dana,1813—1895)总结了当时的有关地质资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地热研究论文集.[M].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热组 著.科学出版社.1978,
[2]  
自然科学大事年表.[M].本书编写组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