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海地区新生代板块构造活动

被引:104
作者
姚伯初
万玲
吴能友
机构
[1]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关键词
板块运动; 板块俯冲; 地块运动; 海底扩张; 磁异常条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6 [新构造运动(新构造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新生代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大洋中,存在一些地块(微板块);同时,澳大利亚板块北部边缘的一些地块先后和澳大利亚板块分离,向北运动,与一些和欧亚板块分离出来的地块先后发生碰撞缝合。在此期间,由于地块分离而发生海底扩张,产生许多小洋盆,如南海、苏录海、苏拉威西海、安达曼海等,最后形成了东南亚地区今日的构造景观。笔者从大南海地区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史之框架来研究南海地区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认为南海地区新生代的构造活动既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有关,也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活动有联系;同时,还受到澳大利亚板块向北运动之影响。南海地区在新生代发生过两次海底扩张,第一次海底扩张发生在42~35Ma前,是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而引起欧亚大陆之下向东南方向之地幔流的影响而发生的,其海底扩张方向为NW-SE,产生了南海西南海盆;第二次海底扩张发生于32~17Ma前。由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俯冲的大洋岩石圈已达700km深处,阻挡了欧亚大陆的上地幔向东南方向之流动,从而转向南流动,引起南海地区南北向海底扩张,即新生代第二次海底扩张,产生了南海中央海盆。南海新生代洋盆诞生之后,由于大南海地区继续有地块碰撞和边缘海海底扩张,对南海南部地区产生挤压,从而使这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南海中央海盆条带磁异常特征及构造演化
    吕文正
    柯长志
    吴声迪
    刘建华
    林长松
    [J].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7, (01) : 69 - 78
  • [2] 南海西部海域地质构造特征和新生代沉积[M]. 地质出版社 , 姚伯初等著, 1999
  • [3] 南海地质研究[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情报研究室编, 1998
  • [4] 南海地质研究[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地质矿产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情报研究室编, 1996
  • [5] 南海地质研究[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地质矿产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情报研究室编, 1993
  • [6] PropagatingextrusiontectonicsinAsia:Newinsightsfromsimpleexperimentswithplasticine .2 TapponierP,PeltzerG,etal. Geology . 1982
  • [7]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NW Sabah continental margin since the Late Eocene .2 Tan,D.N.K,Lamy,J.M.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Malaysia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