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云南大饥荒(1815—1817)与坦博拉火山喷发

被引:25
作者
杨煜达
满志敏
郑景云
机构
[1]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上海
[3] 上海
[4] 北京
关键词
气候突变; 饥荒; 坦博拉火山; 云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1815—1817年云南地区发生长达三年的大饥荒,是云南前近代有记载的波及范围最大、最严重的一次。其灾害类型,是典型的夏秋季低温导致水稻、荞麦等主要农作物的大幅欠收引起的。这次连续三年的低温冷害以1816年为高峰,其8月的平均气温在昆明可能要比多年平均气温低2.5—3℃。其原因主要是坦博拉火山喷发造成火山云减弱了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太阳活动可能也有一定影响。这次低温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但在东部地区虽有一些极端低温事件,并未造成大范围的灾害。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内蒙古荞麦生长的优势气候条件 [J].
尤莉 ;
王国勤 .
内蒙古气象, 2002, (03) :27-29
[2]   影响云南水稻产量的灾害性气候分析 [J].
邹丽云 .
云南农业科技, 2000, (03) :6-9
[3]   皮纳图博火山喷发物在南极点雪层内的记录及其意义 [J].
JihongColeDai ;
EllenMosley-Thompson ;
秦大河 .
科学通报, 1999, (02) :200-204
[4]   皮纳图博火山云对1992年大范围气候的影响 [J].
徐群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5, (01) :35-42
[5]  
云南气象灾害总论[M]. 气象出版社 , 秦剑等编著, 2000
[6]  
濒临失衡的地球[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美)阿尔·戈尔(S.A.Gore)著, 1997
[7]  
云南气候变化概论[M]. 气象出版社 , 王宇编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