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贫困空间解析

被引:5
作者
孙迎联
机构
[1] 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贫困; 空间解析;
D O I
10.13965/j.cnki.gzmzyj10026959.2018.08.007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部民族地区的贫困与其社会经济、地理空间特征密切相关,分布呈现出空间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性:贫困分布与少数民族分布高度重叠,与集中连片特困区高度重叠,与省界或边境地带相互交织,与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的高原、山地、沙漠和石漠区域高度重合。在此从空间贫困的角度入手,深入揭示西部民族地区贫困形成的内在空间循环机理,这是从根本上治理该地区贫困顽疾应有的视角和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政策合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J].
谈勇贤 ;
郭颂 .
理论探讨, 2017, (06) :99-103
[2]   中国共产党扶贫开发道路的世界意义 [J].
韩广富 ;
李万荣 .
理论探讨, 2017, (06) :126-131
[3]   西部民族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城乡贫困的比较 [J].
丁赛 ;
佐藤宏 ;
别雍古斯塔夫森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 37 (11) :154-162
[4]   西部民族地区空间贫困陷阱分析 [J].
张丽君 ;
董益铭 ;
韩石 .
民族研究 , 2015, (01) :25-35+124
[5]   空间贫困及其政策含义 [J].
陈全功 ;
程蹊 .
贵州社会科学, 2010, (08) :87-92
[6]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全力打好西藏扶贫开发攻坚战[N]. 陈全国,洛桑江村.西藏日报(汉). 2015 (001)
[7]  
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县的贫困和反贫困调查与评估[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庄天慧,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