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精准扶贫:逻辑内涵、适宜性判断与系统结构

被引:13
作者
李锋
机构
[1] 河南大学旅游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旅游精准扶贫; 内涵; 适宜性; 系统结构;
D O I
10.19411/j.cnki.1007-7030.2017.04.007
中图分类号
F126 [人民生活状况];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旅游精准扶贫属于一种旅游化过程扶贫模式,相较于传统旅游扶贫,"扶真贫"和"真扶贫"是其明确目标,具有对象识别、模式适配、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的精准性等显著特征。旅游精准扶贫属于产业扶贫,其逻辑起点是产业,扶贫目标实现具有间接性和衍生性,故在扶贫过程中并不排斥非贫困人口。旅游精准扶贫适宜性是对贫困地区是否适合旅游扶贫的基本判断,由扶贫效力、旅游吸引力、支撑条件和利益相关者权利耦合而成,这四要素构成了旅游精准扶贫适宜性判断结构框架(S-EACR)。旅游精准扶贫系统有其特定结构和层次,从横向水平内容结构看,包括对象精准、内容精准和目标精准等三个层次,从纵向垂直过程机制看,包括前提(扶贫主体)、基础(贫困维度测度)、条件(靶点识别)、关键(路径和模式)、保障(扶贫管理)等五个层次,两者构成了旅游精准扶贫的系统结构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