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 条
辽东山区人工阔叶红松林植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研究
被引:25
作者:
于立忠
[1
]
朱教君
[1
]
史建伟
[2
]
于水强
[2
]
王作梅
[3
]
卢正茂
[3
]
丁国泉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3]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人工阔叶红松林;
生产力;
植物多样性;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5.0325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对人工营造20年生阔叶红松林典型样地的调查,分析了人工阔叶红松林的生产力、植物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人工营造的20年生红松-白桦、红松-色赤杨、红松-水曲柳混交林林地生产力分别达6.529、4.966和5.682t.hm-2.yr-1,高于同龄人工红松纯林(3.812t.hm-2.yr-1);而红松-刺楸、红松-紫椴混交林分别为2.945和2.84t.hm-2.yr-1,低于人工红松纯林.人工阔叶红松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均高于红松纯林;红松纯林内的植物种数仅为人工阔叶红松混交林的42%~52%,植物总数量也只有混交林的11%~37%.人工营造阔叶红松林是迅速恢复、发展顶极阔叶红松林的一种有效措施,但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和人为的不断调控.
引用
收藏
页码:2225 / 2230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