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籼稻有效茎与无效茎碳素营养的比较研究

被引:13
作者
蒋彭炎
洪晓富
徐志福
倪竹如
机构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
[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
关键词
水稻; 分蘖; 有效性; 碳素营养; 干物质积累; 诊断指标;
D O I
10.16819/j.1001-7216.1999.04.004
中图分类号
S511.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水稻品种浙8619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效茎和无效茎的碳素营养特性。当主茎叶龄指数在84.5%~91.6%时,无效茎出现干重滞增期,其最大干重乃为该品种有效茎的临界个体重,故可将干重滞增期作为该分蘖的有效、无效转折期的直接诊断指标。并阐明了无效分蘖的碳素营养特性:出生初期接纳养分的能力并不弱,后来由于生长停滞,来自母茎的同化物输入减少,致使14C一葡萄糖的积累高峰提前,积累总量明显偏低;进入转折期后,光合能力明显降低,光合产物积累减少;在濒临死亡时,可能有一定量的同化物输出,但其输出总量并不大,且越是受光条件和生长基础差的无效分基,输出总量越少。还就无效分蘖对产量的贡献以及高产栽培对策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