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胀问题研究之三 通胀是对国民收入超额分配的消解——通胀将持续原因探讨

被引:1
作者
吕旺实
王美桃
机构
[1]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财政赤字; 银行; 超额分配; 预算赤字; 财政管理; 金融机构; 通胀税; 全球通胀; 币值; 货币贬值;
D O I
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11.61.012
中图分类号
F821.5 [通货膨胀];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假设全国全年生产了产品X,如果是实物分配,不论如何分配和消费,都不会超过X。但是用货币分配,有可能出现货币的"超额分配",即经过分配程序后,各家得到的货币额可能就是X+x。大家用货币X+x去追逐实际产品X,必然带来物价上涨。央行发行了超量的货币是"超分配"的第一个根源,但是财政巨大的赤字和债务往往是导致央行多发货币的主要因素。当前所谓的民主政治中不负责的政治妥协又是导致财政巨大赤字和债务的根本原因。本文中列举了各国赤字和债务的不断增加,极少偿还或者根本不能偿还的事实,说明全球"超分配"将继续,通胀的压力将持续。财政赤字如何通过货币机制引起通胀,是本文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政府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有三种:动用历年财政结余、借债(包括内债和外债)、向银行透支。现在大部分国家都很少有结余,所以只有发债和向银行透支了。向银行透支、甚至将国债发到央行,都会带来货币超量发行,带来通胀。另外,即使是国债面向市场发行,由商业银行、基金、机构和私人购买,因为发债促进了货币周转,也会带来流动性过剩和最终引发通胀。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5
页数:1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