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人类学述略

被引:30
作者
罗康隆
机构
[1] 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湖南吉首
关键词
文化; 生态环境; 生态人类学; 多样性;
D O I
10.13438/j.cnki.jdxb.2004.03.006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摘要
文化人类学在20世纪初叶就已经开始的对社会关系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发展成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生态人类学。该学科聚焦于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类今天所面对的资源危机,是由复杂的经济、社会、人口、制度和政治条件造成的,地球资源的稀缺界限取决于人类的文化,稀缺是一个文化概念。自然资源本身具有多样性,需要人类在文化多样性基础上模塑出人类生计方式多样性,人类生计方式的多样性也必然会创造出利用资源的多元化途径来。因此,生态人类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显学,它肩负的使命是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民族学纵横.[M].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编;.民族出版社.2003,
[2]  
社会学与人类学.[M].(法)马塞尔·毛斯(MarcelMauss)著;佘碧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3]  
社会人类学方法.[M].(英)拉德克利夫-布朗(A.R.Radcliffe-Brown)著;夏建中译;.华夏出版社.2002,
[4]  
社会分工论.[M].(法)埃米尔·涂尔干(EmileDurkhem)著;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
[5]  
文化唯物主义.[M].(美)哈里斯(Harris;M.)著;张海洋;王曼萍译;.华夏出版社.1989,
[6]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构架.[M].庄锡昌;孙志民编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7]  
文化与进化.[M].[美]托马斯·哈定等 著;韩建军;商戈令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8]  
文化模式.[M].(美)本尼迪克(Benedict;R.)著;何锡章;黄 欢译;.华夏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