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乌尔里希·贝克技术风险思想探析
被引:7
作者
:
高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高盼
邢冬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邢冬梅
机构
:
[1]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
:
科技管理研究
|
2017年
/ 37卷
/ 12期
关键词
:
技术风险;
无知;
有组织不负责任;
亚政治;
跨界治理;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069.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乌尔里希·贝克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技术风险思想。他认为现代技术风险具有高度隐蔽、不可感知;不可计算、难以预测;后果不可逆、无法补偿;跨越时空界限等特征。其成因并非确定性的知识,而是无知与"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他进一步指出,"亚政治"与跨界治理是现代技术风险规避的主要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60 / 2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现代技术风险的制度审视——乌尔里希·贝克的技术风险思想研究
毛明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毛明芳
[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2,
29
(02)
: 61
-
65
[2]
应对全球化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乌尔里希·贝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常和芳
[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
(02)
: 58
-
66
[3]
风险社会政治学
乌尔里希·贝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乌尔里希·贝克
刘宁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刘宁宁
沈天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沈天霄
[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03)
: 42
-
46
[4]
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
薛晓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编译局
薛晓源
刘国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编译局
刘国良
[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01)
: 44
-
55
[5]
“9·11”事件后的全球风险社会
乌尔里希·贝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德
乌尔里希·贝克
王武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德
王武龙
[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
(02)
: 70
-
83
[6]
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下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
乌尔里希·贝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慕尼黑马克西米尼安大学
乌尔里希·贝克
王武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慕尼黑马克西米尼安大学
王武龙
[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3,
(05)
: 60
-
72
[7]
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上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
乌尔里希·贝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乌尔里希·贝克
王武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武龙
[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3,
(03)
: 26
-
45
[8]
中国社会科学辑刊.[M].邓正来; 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9]
世界风险社会.[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原著;吴英姿;孙淑敏翻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
风险社会.[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著;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
←
1
2
→
共 12 条
[1]
现代技术风险的制度审视——乌尔里希·贝克的技术风险思想研究
毛明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毛明芳
[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2,
29
(02)
: 61
-
65
[2]
应对全球化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乌尔里希·贝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常和芳
[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
(02)
: 58
-
66
[3]
风险社会政治学
乌尔里希·贝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乌尔里希·贝克
刘宁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刘宁宁
沈天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沈天霄
[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03)
: 42
-
46
[4]
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
薛晓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编译局
薛晓源
刘国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编译局
刘国良
[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01)
: 44
-
55
[5]
“9·11”事件后的全球风险社会
乌尔里希·贝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德
乌尔里希·贝克
王武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德
王武龙
[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
(02)
: 70
-
83
[6]
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下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
乌尔里希·贝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慕尼黑马克西米尼安大学
乌尔里希·贝克
王武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慕尼黑马克西米尼安大学
王武龙
[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3,
(05)
: 60
-
72
[7]
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上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
乌尔里希·贝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乌尔里希·贝克
王武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武龙
[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3,
(03)
: 26
-
45
[8]
中国社会科学辑刊.[M].邓正来; 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9]
世界风险社会.[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原著;吴英姿;孙淑敏翻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
风险社会.[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著;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