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和特点

被引:14
作者
彭希龄
机构
[1] 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特点,表现,新构造运动,新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6 [新构造运动(新构造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论述了新疆丰富多采的各种新构造,以及它们的表现特点和分布规律。在中亚早更新世喜马拉雅运动主幕中,已夷平的老褶皱山系复活再造是控制新疆第四纪地质发展的主导因素,盖层褶皱也有强烈的表现。在中更新世、晚更新世的喜马拉雅运动后幕和余幕中,基底降升和盖层变形还相当普遍。目前在山前拗陷的前缘还在高速沉降。个别地段或许有裂谷化可能。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的初步探討 [J].
黄汲清 .
地质月刊, 1959, (07) :24-33+43
[2]  
干旱区新疆第四纪研究论文集[M]. 新疆人民出版社 , 新疆大学等编, 1985
[3]  
中国大地构造纲要[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研究室编, 1958
[4]  
中国科学院第一次新构造运动座谈会发言记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编辑, 1957
[5]  
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M]. 北京地质出版社 , 黄汲清著, 1954